防病害,解难题!农业科技特派员助力晚造水稻生产
为有效应对强降雨对从化区晚造水稻种植带来的影响,解决水稻种植时间偏迟、题农前期长势偏弱及部分田块出现橙叶病等问题,业科确保顺利完成“米袋子”任务,助力9月4日,晚造广州市从化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合鳌头镇农办在鳌头镇,水稻生产成功举办水稻当前管理技术培训班。防病害
此次培训聚焦水稻生产实际需求,内容涵盖三大核心板块:
一是水稻主导品种及其当前管理技术,广东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广州市从化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欧阳敏枝结合从化区2025年晚造水稻生产情况,详细讲解了适合从化区种植的水稻主导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着重分享了从化水稻因受8.07强降雨影响而抛插秧时间偏迟、前期生长偏慢的应对措施,为种植户提供针对性管理方案;
二是水稻低碳高产栽培技术,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莫钊文详细分析了水稻低碳高产栽培技术的背景,明确了节水稻作是CH4减排的首选措施,减肥是N2O减排的关键技术;结合从化水稻种植方式有针对性地讲述了香稻增香增产低碳栽培技术、超级稻高产优质低碳栽培技术和精量穴直播低碳栽培技术,助力实现水稻生产的高效与绿色双赢;
三是优质稻农药减量控害技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袁龙宇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原理和规律,明确了采用绿色防控技术是实现水稻优质安全的主要手段,针对从化水稻易发生的稻瘟病、纹枯病、细菌性条班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福寿螺等为害症状和防治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引导种植户种植水稻科学兼顾稻米品质与生态环保。
鳌头镇农办负责人、农技员、辖区种粮大户及区农推中心相关技术员等80余人参加了培训。学员们认真记录、踊跃交流,现场学习氛围浓厚。参训种粮大户表示:培训内容贴合生产实际,解决了当前水稻管理的困惑,为晚造水稻稳产高产注入了信心。此次培训班由广东省农业科技特派员邓彩联、谢圣明、李浩星、欧阳敏枝、赖国祥等组织。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邓城琳表示,后续将持续跟踪水稻生长情况,提供技术指导,全力保障从化区晚造水稻生产顺利推进。
来源: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南泥湾机场大桥成功实现毫米级对接
- ·触摸发展脉搏 履职担当尽责!梅州组织开展全国和省人大代表专题调研活动侧记
- ·梅州视觉丨球乡之光闪耀全运赛场
- ·GGII:2025H1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129万吨 同比增长37%
- ·风雨预警解除,情侣路沿线沙滩、香山云道等公共场所将有序开放
- ·AMD计划将MI350系列AI芯片价格提高70%,股价随之上涨
- ·卡夫亨氏(KHC.US)计划剥离部分业务,巴菲特的信号?
- ·中物联: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71.3万亿元 同比增长5.6%
- ·巴西8月对美出口大幅下降
- ·梅州化妆品实现首次出口!
- ·A股开盘速递 | 三大股指表现不一 乳业概念显著上涨
- ·美股动态 | 比特币相关股票下跌 Circle(CRCL.US)跌幅超过4%
- ·石破茂黯然下台 自民党“双少数”困局谁来破?
- ·财报季来临!瑞银关注“AI+数字广告”,看好Applovin与Trade Desk的潜力
- ·Canalys:2025年第二季度美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
- ·财政部:1-6月国企利润总额21825.3亿元 同比减少3.1%
- ·韩国首尔新增日间无人驾驶公交车线路
- ·A股公告精选 | 药明康德(603259.SH)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01%
- ·Canalys:华为二季度重夺中国手机市场桂冠,苹果(AAPL.US)跌至第五
- ·A股盘前播报 | 育儿补贴方案公布!3周岁前每孩每年3600元 工信部再谈汽车反内卷
-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
- ·近90家私募获得香港9号牌照,这张牌意味着什么?
- ·美国楼市迎来13年来最冷的春季销售季
- ·中金:预计2025下半年煤炭供需将修复 煤价可能反弹回升
- ·中国银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林景臻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审查调查
- ·华领医药-B(02552)预期中期溢利约11.84亿元 商业化移交效率提升
- ·关联巴以局势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从一批美以企业撤资
- ·德意志银行在杠杆融资市场的份额下滑:降至3.6%,排名跌出全球前五
- ·对毒品说“不”!梅州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开展禁毒宣传活动
- ·港股收盘(07.28) | 恒指收涨0.68% “反内卷”题材降温 恒瑞医药(01276)大涨24%创新高
- ·印度计划建造核动力航母
- ·中物联: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71.3万亿元 同比增长5.6%
- ·PayPal(PYPL.US)预计将支持100+种加密货币,重塑跨境交易模式
- ·A股收评 | 创业板指上涨0.96%!结构性行情活跃,各板块龙头股创造新高
- ·日媒分析:石破茂辞职后,谁将接棒?
- ·国家发展改革委:2025年上半年以工代赈吸纳208万名低收入群众就近就业